10月13日-15日,学校副校长杨庆庆等一行3人赴西安外事学院参加第七届高等教育全球发展联盟(AGAUC)国际论坛,论坛主题为“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本届论坛由西安外事学院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美国查尔斯·德鲁医药科技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大学等5所大学联合举办,陕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和西安外事学院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范文曜,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高晶华,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党委书记孙黎明、校长陈爱民出席开幕式。200余名中外高校代表参会。

图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范文曜副会长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范文曜副会长致辞,本次论坛的召开,适逢国际高等教育面临改革发展和信息化的挑战,同时也恰逢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带一路”战略与“双一流”建设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机遇。本次国际论坛以“民办教育的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核心,表达了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完善自身,寻求新的增长点的迫切要求。相信本次论坛的召开能够进一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图2: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发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以《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为主题发言,他首先肯定了民办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从弱走向强大,对中国教育做出了可喜的贡献。同时提出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倡导“三思二律二十四字办学”,三思是:教育家思想,战略家思想,企业家思想联合办学。二律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经济规律。24字办学是,遵循教育规律,贯彻教育方针,优化教育方式,追求教育质量。一所学校要办出特色,需要制订四个重要的制度文件:第一,定位目标特色。因为它决定学校办学的方向。第二,规章制度,是学校治理的水平。第三是评价量表(“听诊器、方向盘、指挥棒”),第四是教学目的,决定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内容,它不是全部内容,学校的定位最主要的是培养人才规格的定位,学校人才规格定位和水平的变化对学校的改革创新发展将有思想上的冲击力和推动力。为此,他建议用五律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以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学校效率,分别是“就业率、就专率(对口就业)、就高率(高职、高新、高技)、就创率(创业)、(岗位)适应律”。

图3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发言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的发言主题是“2020—2030中国民办教育发展趋势”,他首先回顾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年来,国民教育、规模、结构的变化,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他提出,民办高等教育进入烽烟四起,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继续面对高度分化的生源市场,各高校必须拿出“一招鲜吃遍天”的本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为动力。民办高等学校从“海螺”到“章鱼” 的转变是必须的,关注的目光从专注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齐抓并进,寻求可持续发展。而面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0年前会打好基础,2030年会更加巩固,互联网+学习平台会到2030年深入到我们千家万户每一个学习者的身边,学分银行的建设等学习成果的累计认证转换将成为新的常态。
论坛期间邀请20余名中外教育界权威专家作主题演讲,与会代表将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动态•趋势”、“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职责•定位”、“高等教育领域 PPP 合作模式的应用与实践”、“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比较与借鉴”、“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公益性与高等教育社会化服务”、“大学治理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外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评价研究”等主要议题开展主题发言和圆桌论坛。

图4: 杨庆庆副校长一行会场合影
本次论坛对进一步明确了独立学院规范建设、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趋势,为独立学院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AGAUC高等教育全球发展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Global Advance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国际学术交流年会,是在2011年5月起,由西安外事学院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共同发起召开,迄今为止已先后在中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连续举办了六届。不仅为民办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公办、民办高校之间定期开展中外学生交流活动构建了长效平台,更为海内外学子合作研究、增进友谊搭建了桥梁,在国内外教育界引起了较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