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学院在行政管理中心3208会议室举行漓江文化研究院成立论证会,院长杨树喆、校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教务与科研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杨树喆主持。
杨院长首先阐述了成立漓江文化研究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首先对“什么是漓江”、“什么是漓江文化”“漓江文化与高校发展有什么关系”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为什么研究漓江文化”,杨院长指出:第一,漓江文化具有深厚的积淀,研究漓江文化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第二,我院地处漓江之滨,又以“漓江”命名,科研团队实力不弱,研究漓江文化责无旁贷。第三,科研带动学院转型发展与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影响力。
与会人员都肯定了成立漓江文化研究院的意义,在发言中对漓江文化研究院的研究内容、研究队伍的组成、研究经费的筹措、如何争取产生更多研究成果等问题谈了各自的看法。有学术委员会委员建议,可以从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方面来研究漓江文化,既要研究“俗”的文化(如彩调、民俗),也要研究“雅”的文化(如漓江画派)。有的学术委员会委员认为漓江文化是桂学的组成部分,要把我院建成桂学研究的协同单位,有必要把漓江文化纳入到桂学研究的视野和范畴中,同时要整合学院现有的艺术、旅游、音乐、舞蹈、休闲体育等专业的研究队伍,确定容易出成果的研究内容,把研究对象划分出数个模块,根据研究人员的专长做出明确分工。有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则认为,漓江文化的研究过程与成果是文化育人的一种重要载体,这将提高学生对母校的认可度、认同感。还有与会人员认为,漓江文化研究院的定位应是我院重要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的智库,因此应组建一个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为全院教师提供一个开放、创新的科研平台,在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的基础上,设置相关科研项目,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我院优势,力争产出一批高端科研成果。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成立漓江文化研究院有利于推动我院科研队伍的成长和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这一多方共赢的举措应尽快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以便早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