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机构设置  信息公告  工作动态  党建工作  规章制度  教师风采  评建工作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教改科研 
 实践教学 
 考务管理 
 学籍管理 
 教材管理 
 教务管理 
 教学质量监控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信息公告 >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正文
 
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的通知
2016年03月14日 00:00    谭宇宸  浏览:

各系:

为推动我院语言文字工作,弘扬“至善”精神,完成我院推普系列工作人才储备与2016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我院参赛选手的预选拔,丰富我院校园文化生活,我院语委决定组织全院师生参加第二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是经由政府部门批准,我国唯一以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著名朗诵艺术家命名的朗诵大赛,决赛评委囊括曹灿、陈铎、虹云、瞿弦和等全国最为优秀的朗诵表演艺术家。大赛面向全球华人、全社会展开,媒体支持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是全国地位最高、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青少年朗诵大赛。桂林赛区比赛全程亦有桂林晚报、桂林电视台、时政中国网广西频道、桂林生活网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二、参赛人员:全院师生均可报名参加成人组(1835周岁)比赛。
三、报名时间:2016315331

四、报名方式及要求

(一)报名途径:

    我院师生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桂林市推广普通话学会大专院校组”(或搜索微信号“gldzyxyyys”),提供相关个人信息自行报名;也可将相关信息发至邮箱caocanguilin@163.com ;亦可通过以下报名电话完成报名:王老师13978370055、薛老师13788561949、李老师13978320758

(二)大专院校组报名选手所需提供信息见附表。

(三)参赛作品提交方式:

在确认报名信息后,于45日前将参赛作品录制成音频(mp3wmawav文件,录音格式:姓名、学校、作品名,作品正文),以附件方式发送至报名邮箱caocanguilin@163.com,邮件名请注明学校年级专业姓名。作品文本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故事或其它文体,个人节目限时4分钟以内,集体节目限时5分钟以内(选拔对集体节目有一定倾斜)。

五、赛程安排

(一)赛区初赛、复赛阶段:20164153

(二)赛区决赛阶段:2016520522

届时将举办颁奖仪式,优秀选手将与著名朗诵艺术家同台演出。

(三)201665日前,将本赛区决赛选拔出参加北京总决赛的选手视频提交全国大赛组委会。

(四)20167月下旬,在北京举行全国总决赛暨颁奖晚会,优秀选手将与全国著名朗诵艺术家同台演出。

(五)初赛免费,复赛、决赛适当收取参赛费、评审费。具体事宜可咨询各报名点。

六、比赛要求

(一)报名信息务必认真核实,确保信息准确真实,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延误与纷争。

(二)为提升参赛选手对朗诵的认知与体悟,三月下旬我院语委将邀请相关专家,面向我院朗诵爱好者举办一场朗诵知识讲座(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复赛选手也将获得相应的专家指导培训。

(三)我院语委将全程观察赛事进程,从我院参赛选手中发掘合适人选,完成2016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广西赛区我院参赛选手的预选拔。

七、奖项设置

(一)凡进入赛区复赛的参赛选手将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证书。

(二)凡进入赛区决赛的参赛选手,按照组别、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将分别获得特金奖、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证书;另设置“最具潜质奖”、“最具人气奖”、“最佳表演奖”。指导老师有机会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赛区决赛选手的视频将分批在时政中国网广西频道,桂林电视台,桂林教育电视台,桂林生活网教育频道,优酷、腾讯等各大网站及桂林市推广普通话学会微信公众平台播出。

 

附件:第二届“曹灿杯” 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桂林赛区大专院校分赛点报名表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16年3月14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3号 邮编:541006
联系方式:行政办公室:0773-3696101  实践办:0773-2537107  科研教改办:0773-2536791
教务考务办:0773-2673512  学籍办:0773-3698066  教学评估办:0773-2537107 

   文印室:0773-2537592    教学工作意见反馈 邮箱:ljxyjwc@sina.com
版权所有:华人策略社区(原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务与产教融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