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学生工作处
[2014] 22号
关于印发《学生暑期安全及生活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系、各部门
为确保学生顺利返乡并度过一个平安、充实的暑假,学院制定了《学生暑期安全及生活规划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做好相关教育宣传工作。
附件:学生暑期安全及生活规划的指导意见
学生工作处
2014年6月27日
附件
学生暑期安全及生活规划的指导意见
按学院工作安排,2014年暑假放假时间为7月5日至8月30日。为确保学生顺利返乡并度过一个平安、充实的暑假,现对学生暑期安全及生活规划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强化安全意识,注意安全防范,度过平安暑假。
(一)交通安全
学生在返乡和暑期外出途中,要乘坐正规运营的班车,不坐黑车和超载车,遇有司机超速要敢于提醒制止。出行时,做到不无证驾驶,不驾驶无牌照车辆,自觉城市道路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二)财产安全
学生外出中要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防止丢失,尤其是贵重物品和各种证件,应放在相对安全和固定的地方,方便使用。假期中,学生要特别谨慎形形色色的经济诈骗活动,不要贪图便宜,凡有陌生电话、短信、邮件或各种网络消息涉及现金和银行卡的,一律不要相信,避免上当受骗。
(三)职业安全
参加暑期兼职的同学,要注意辨别中介机构的合法性,查看其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不要轻信网上消息、街头广告和手机短信等招工信息;要注意工作的性质与广告宣传是否一致,避免进入传销组织或误入歧途,受到伤害。在从事兼职的过程中,不要从事危险作业,注意劳动保护,保证人身安全。
(四)人身安全
暑期天气炎热,在生产劳动或居家或外出的时候,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中暑。夏季气温较高,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繁殖迅速,食物容易变质腐败,暑期要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健康;不要到陌生或没有开放的、无防护措施的水域游泳,防溺水事故发生。暑期暴雨较多,要注意预防雷电造成人身伤害;在汛期,住山区的同学要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带来的安全隐患。
(五)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暑期中要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学会克制情绪、宽容谦让,行为自律。暑期时间比较宽裕,思想也比较放松,学生在家也要以大学生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酗酒、不赌博、不涉黄,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被法轮功和其它邪教组织所诱惑。
(六)政治安全
做为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社会上各种群体聚集的事件,不参与、不围观、不传播;不在网上随意发布道听途说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消息;在言论上不偏激、不渲染,不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面对社会舆情,要保持头脑冷静,学会理性分析,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二、科学规划生活,合理安排作息,充实暑假生活。
(一)坚持学习。
暑期时间比较长,同学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休闲,但也不要忘了学习。首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专业课程进行复习巩固。学校开设课程较多,时间紧张,难免有的课程处于应付考试的状态,假期正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利用这段时间把课程进行强化巩固,也可以提前预习下学期的课程或为考研、考证打好基础,下学期就可以轻松投入新的学习阶段。第二,涉猎课外书籍,为自己充电。暑期中,可以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利用这一段相对闲暇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涉猎课外书籍,选择一些经典书目阅读,通读有关历史、哲学、政治、文学等人文书籍,提高人文素质,对日后进入社会以及人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第三,勤于动笔,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在职业生活中,很多能力或成就要通过表达来实现,有了思想没有表达就等于没有思想。所以在暑期应该坚持写一些东西,或是个人经历或是思想心得或是小说散文或是评论观点等等,开卷有益,动笔更有益。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从幼儿园到中学乃至于大学,一直生活在校园,作为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越丰富,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就越快,不管是兼职还是经商,不管是做社会调查还是参加角色体验,都是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很好途径。同学们可以利用假期多深入农村、厂矿、企业、社区、市场等,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总结,为将来真正走出校园、奔赴社会打好思想和能力基础。
(三)暑期享受亲情,不忘家庭责任
家庭责任是社会责任的基础,感恩父母是感恩社会的基础。同学们当中独生子女较多,习惯于享受父母的劳动,而对父母的压力与艰辛不尽了解。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要利用假期,为父母分担劳动任务;不管是操持家务还是田间劳动,不管是家庭发展规划还是处理社会关系,都要积极参与,乐于承担;谨记“色难”,尊重父母,向长辈学习,提高生活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家庭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