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来自我院的38名大学生结束了在临桂县大联小学一个月的支教历程,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回到学校。支教改变的不仅仅是那里的孩子,同时也成就了支教者自己。
临桂县大联小学距我院有半小时车程,大联小学没有明亮宽敞的教学楼,只有两排简陋的教室,学校门口的空地杂草丛生,倒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上课的时候学校的大门紧锁,当志愿者敲开学校简易的大门时,一张张稚气的、好奇的笑脸便迎了过来。跟校长做简单的对接后,志愿者们便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了,好奇于我们从哪儿来,来做什么?他们中80%都是留守儿童,大部分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乏沟通和关爱,有些孩子甚至特别调皮,不爱坐在教室,光着脚在校园里奔跑。
耳闻农村小学的孩子调皮,很多志愿者都是第一次走上讲台,他们努力模仿着老师的样子,他们所教的课程都是孩子们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手工课、舞蹈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趣味成语等富有趣味性的课程,都是孩子们很少接触到的课程,志愿者的到来,使他们开始接触到有趣的知识。
“开始时孩子们都比较怕我们。”支教老师鹿彦卓在经验分享中提到:“因为他们是第一次见到我们,所以都会有些警戒,会跟我们保持点距离。我通过跟他们聊天、做游戏便慢慢地跟他们拉进了距离,我们都成为了朋友。”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与孩子们共度的时光是那么的快乐而短暂,但这份记忆却是永恒的,如果将来还有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继续参加的。”支教老师王雁羚在最后一天的支教活动结束后这样的感慨道。
不仅如此,支教活动更是一种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支援农村基础教育的有效形式,我院大学生的行动不仅给大联小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是志愿者自己学会了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通过支教看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奉献他人,快乐自己。


支教老师认真辅导孩子们学习

要离开了,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