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引导学生在美术技能学习与创作中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发挥课程立德树人、劳动育人的功能,小学教育专业在《儿童美术创作》《美术基础》等美术课程积极开展“知行合一、学创融通”的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教育,践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劳结合的教学改革。
《小学美术基础》课程从线条、色彩构成起步,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在美术欣赏中提高美育素养,在常规线条练习中体会“做中学、学中做”。《儿童美术创作》课程,主要指导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版画、素描、纸艺(剪纸、刻纸、纸雕)等美术类别的基本技能,然后每个学生根据学习兴趣,选择以小学语文课文场景或成语故事、桂林本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美丽中国等主题进行美术创作。课程教师季小茸以课堂指导、作品示范、线上指导等多种指导搭建学生展示和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基础上,细心观察与精心创作。
一份份作品,从线条到色彩,从构图到成型,从开始到结束,考验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心性,贯穿的是传统美学与劳动智慧,挖掘美术课程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等方面的育人价值。这既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也是教育学院践行课程思政“课堂育德”的积极尝试,在探讨专业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桂林山水文化的融合,展现小学教育学生全科发展的风采。

图1:学生细心练习与创作

图2:学生的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