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一年春草绿,又逢清明祭扫时。 为了缅怀一代宗师的英灵,表达大学生对长眠于雁山的民国教育家马君武先生的敬意,教育学院部分师生于4月5日清明节当天,冒着绵绵春雨来到位于雁山镇的马君武纪念广场,组织了扫墓活动,并举行了祭拜和追思仪式。
同学们在墓碑前,跟随主持人一起,了解马君武先生的生平。
马君武生于桂林恭城,虽然生在封建王朝,却成为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致力于改造中国封建教育体制,推广现代高等教育;他是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有与北大校长蔡元培并称“北蔡南马”的美誉。马君武先生创办广西大学,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他号召大学生:“复兴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为国牺牲,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对内团结,对外抵抗,为祖国奋斗到底!”马君武一生忘我工作,矢志教育,他积极主张“把中华民族从根救起,把世界文化迎头赶上”,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学们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举行了简单的祭拜仪式,并在墓碑前献上了鲜花,表达哀思。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杰对活动作了总结,他要求同学们感悟马君武先生刻苦严谨的治学精神、创新开拓的革新精神、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和真诚爱国追求民主的高尚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大学生结合“四史”教育,学习和弘扬马君武等老一辈教育家爱国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励志成才,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图为主持人介绍马君武先生生平)

(图为同学们在墓碑前献花)

(图为党总支书记周杰为活动作总结发言)

(图为活动现场)